DHCP 全局模式、接口模式与中继模式详解及华为配置案例
在华为网络设备中,
全局模式、接口模式与中继模式是三种不同的DHCP服务模式,它们的配置差异源于作用域和参数来源的不同
DHCP简介
DHCP(动态主机配置协议) 是一种应用层协议,基于客户端-服务器模型,使用UDP协议(客户端端口68,服务器端口67)。其主要功能是自动为网络设备分配IP地址、子网掩码、默认网关、DNS服务器等网络参数,简化网络配置管理,避免手动操作导致的错误。
DHCP机制
- DORA流程:
- Discover:客户端广播发送
DHCP Discover报文,寻找可用服务器。 - Offer:服务器回应
DHCP Offer报文,提供IP地址等配置。 - Request:客户端选择
Offer并广播DHCP Request,请求分配IP。 - Acknowledge:服务器确认请求,发送
DHCP ACK完成分配。
- Discover:客户端广播发送
- 租约管理:
- 默认租期可配置(如
24小时),客户端在租期过半时尝试续租(DHCP Request),失败则在87.5%租期时重新申请。 - 租期到期未续约则
IP被回收。
- 默认租期可配置(如
- 异常处理:若服务器检测到
IP冲突或无效请求,返回DHCP NAK拒绝分配。
DHCP作用
- 自动化管理:动态分配
IP,减少人工干预。 IP集中分配:避免地址冲突,提升资源利用率。- 灵活配置:支持静态绑定(为特定设备保留固定
IP)和动态分配。 - 跨子网分配:通过
DHCP中继代理实现不同子网的地址分配。 - 节省资源:通过租期回收闲置
IP。
DHCP使用场景
- 企业/家庭网络:大量设备需快速接入。
- 无线网络(
Wi-Fi):移动设备频繁连接/断开。 - 虚拟化环境:云主机、虚拟机快速获取配置。
- 临时网络:会议、活动现场的临时
IP分配。 - 多子网环境:通过中继代理实现跨
VLAN/IP网段分配。
三层交换机 vs 路由器配置DHCP的区别
| 特性 | 三层交换机 | 路由器 |
|---|---|---|
| 定位 | 局域网内部,基于VLAN分配IP |
跨子网/广域网,作为网关分配IP |
| 配置位置 | VLAN接口下启用 |
全局或子网接口启用 |
| 地址池范围 | 支持多VLAN独立地址池 |
通常为单一子网分配 |
| 中继代理需求 | 跨VLAN时需要配置中继 |
跨子网时需中继或全局服务 |
| 性能侧重点 | 高速处理局域网内请求 | 结合NAT/防火墙,处理跨网段流量 |
DHCP注意事项
- 地址池规划:根据设备数量预留足够
IP,避免耗尽。 - 租期调整:高流动性网络(如公共
Wi-Fi)可缩短租期。 - 保留地址:为服务器、打印机等设备绑定静态
IP。 - 安全防护:启用
DHCP Snooping防止伪造服务器攻击。 - 中继配置:跨子网时需在中继设备指定
DHCP服务器地址。 - 监控日志:记录分配情况,便于排查地址冲突或异常。
- 冲突检测:即使使用
DHCP,仍需避免手动配置IP导致的冲突。
三种模式概述
- 全局模式(Global Mode)
- 定义:在设备(如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)上创建全局地址池,通过该地址池为同一子网或多个子网的客户端分配
IP地址。 - 特点:集中化管理地址池,支持跨子网分配(需结合接口配置)。
- 定义:在设备(如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)上创建全局地址池,通过该地址池为同一子网或多个子网的客户端分配
- 接口模式(Interface Mode)
- 定义:直接在接口(如
VLANIF或物理接口)下启用DHCP服务,并基于接口所在子网自动生成地址池。 - 特点:无需单独配置地址池,适用于单一子网且参数简单的场景。
- 定义:直接在接口(如
- 中继模式(Relay Mode)
- 定义:通过
DHCP中继代理将客户端的广播请求转发到其他子网的DHCP服务器,实现跨子网地址分配。 - 特点:需指定远端
DHCP服务器地址,支持复杂网络架构。
- 定义:通过
核心区别对比
| 对比项 | 全局模式 | 接口模式 | 中继模式 |
|---|---|---|---|
| 地址池类型 | 全局地址池(手动配置) | 接口地址池(自动生成) | 无地址池(依赖远端服务器) |
| 配置复杂度 | 高(需定义地址池) | 低(自动生成地址池) | 中(需配置中继代理) |
| 适用子网范围 | 支持多子网(需接口绑定) | 仅限本接口子网 | 支持跨子网 |
| 广播处理 | 直接响应本地广播 | 直接响应本地广播 | 广播转为单播跨子网转发 |
| 典型场景 | 多子网且需集中化管理 | 单子网且配置简单 | 跨子网且需集中化管理 |
适用场景分析
- 全局模式
- 场景:
- 中大型网络,需要为多个子网分配地址(如不同
VLAN)。 - 需自定义地址池参数(如
DNS、网关、租期)。
- 中大型网络,需要为多个子网分配地址(如不同
- 案例:
- 企业总部核心交换机为多个部门(
VLAN10/20/30)分配不同地址段。
- 企业总部核心交换机为多个部门(
- 场景:
- 接口模式
- 场景:
- 小型网络或单一子网,无需复杂配置。
- 接口所在子网需要快速启用
DHCP服务。
- 案例:
- 家庭路由器为 LAN 口连接的设备自动分配
IP。
- 家庭路由器为 LAN 口连接的设备自动分配
- 场景:
- 中继模式
- 场景:
- 跨子网架构(如分支机构与总部分离)。
- 集中式
DHCP服务器管理(如数据中心统一分配IP)。
- 案例:
- 企业分支通过中继代理获取总部
DHCP服务器分配的IP。
- 企业分支通过中继代理获取总部
- 场景:
配置案例
全局模式
在设备全局启用
DHCP服务,支持为多个子网分配IP地址。
拓扑图

| 设备 | 接口 | IP地址 |
子网掩码 | 默认网关 | 备注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AR1 |
GE 0/0/0 |
10.15.20.254 |
255.255.255.0 |
- |
路由器接口,连接交换机 LSW2 不配置交换机,让它直接走二层 |
GE 0/0/1 |
10.15.30.254 |
DHCP自动获取 |
- | 路由器接口,连接交换机 LSW3 不配置交换机,让它直接走二层 |
|
PC3 |
Eth 0/0/1 |
DHCP自动获取 |
DHCP自动获取 |
10.15.20.254 |
通过 DHCP 获取 IP 地址 |
PC4 |
Eth 0/0/1 |
DHCP自动获取 |
DHCP自动获取 |
10.15.30.254 |
通过 DHCP 获取 IP 地址 |
1 | dhcp enable (开启DHCP服务) |
验证
1 | <AR2>sys |
接口模式
接口模式的局限性在于它仅适用于客户端和
DHCP服务器位于同一网段的情况。如果客户端和DHCP服务器处于不同网段,接口模式将无法直接工作。尽管接口模式的配置相对简单,使用的命令较少,但它的适用性有限。
值得注意的是,接口模式与全局模式可以混合使用,但在这样做时,需要确保以下几点:
IP地址范围不冲突;- 接口配置正确;
- 路由可达;
拓扑图

| 设备 | 接口 | IP地址 |
子网掩码 | 默认网关 | 备注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AR1 |
GE 0/0/0 |
10.15.10.254 |
255.255.255.0 |
- |
路由器接口,连接交换机 LSW1(不配置交换机,让它直接走二层 |
PC1 |
Eth 0/0/1 |
DHCP自动获取 |
DHCP自动获取 |
10.15.10.254 |
通过 DHCP 获取 IP 地址 |
PC2 |
Eth 0/0/1 |
DHCP自动获取 |
DHCP自动获取 |
10.15.10.254 |
通过 DHCP 获取 IP 地址 |
AR1配置
1 | dhcp enable (开启DHCP服务) |
1 | [AR1]dis dhcp server statistics |
1 | PC1>ipconfig |
中继模式
支持跨子网集中化管理,分布式网络架构
角色分类
DHCP服务器
- 角色定位:集中管理
IP地址池的网络设备(如独立服务器或路由器)。 - 核心职责:
- 接收中继转发的请求:解析中继代理插入的
giaddr字段,确定客户端所属子网。 - 分配
IP地址:根据giaddr选择对应的地址池,分配IP、子网掩码、网关、DNS等参数。 - 响应客户端:通过中继代理返回
DHCP Offer/ACK报文。
- 接收中继转发的请求:解析中继代理插入的
DHCP客户端
- 角色定位:请求
IP地址的网络终端设备(如PC、手机、摄像头等)。 - 核心职责:
- 发起
DHCP Discover 广播报文(``源IP 0.0.0.0,目标IP 255.255.255.255)。 - 接收并处理服务器分配的
IP地址(通过DHCP Offer/ACK报文)。 - 在租期过半时主动发起续租请求(
DHCP Request)。
- 发起
- 关键限制:
- 客户端广播报文无法直接跨越子网,需依赖中继代理转发。
DHCP中继代理(Relay Agent)
- 角色定位:通常为三层交换机或路由器,部署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不同子网中。
- 核心职责:
- 接收广播报文:监听客户端子网的
DHCP广播(Discover/Request)。 - 修改并转发请求:
- 将客户端的广播报文转换为 单播,目标指向
DHCP服务器(或下一跳中继)。 - 插入
giaddr字段(Gateway IP Address),标识客户端所在子网的网关IP,供服务器确定地址池。
- 将客户端的广播报文转换为 单播,目标指向
- 转发响应报文:将服务器的单播响应(
Offer/ACK)转发回客户端子网。
- 接收广播报文:监听客户端子网的
拓扑图

设备 |
接口 |
VLAN |
IP |
角色 |
备注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LSW4 |
vlanif10 |
10 |
10.15.10.254/24 |
DHCP 中继 |
转发VLAN 10的DHCP请求 |
vlanif20 |
20 |
10.15.20.254/24 |
DHCP 中继 |
转发VLAN 20的DHCP请求 |
|
vlanif100 |
100 |
10.15.100.2/30 |
DHCP 服务器 |
用于与LWS7的DHCP服务器通信交互 |
|
GE0/0/1 |
- |
- |
连接LSW7 |
用于与DHCP服务器通信 |
|
LSW7 |
vlanif100 |
100 |
192.168.100.1/30 |
DHCP 服务器 |
提供DHCP服务 |
GE0/0/1 |
- |
- |
连接LSW4 |
用于与DHCP中继通信 |
|
LSW5 |
GE0/0/2 |
10 |
- |
连接PC5 |
接入VLAN 10(不做任何配置) |
LSW6 |
GE0/0/2 |
20 |
- |
连接PC6 |
接入VLAN 20(不做任何配置) |
PC5 |
Ethernet 0/0/1 |
10 |
DHCP获取 |
DHCP客户端 |
通过VLAN 10获取IP地址 |
PC6 |
Ethernet 0/0/1 |
20 |
DHCP获取 |
DHCP客户端 |
通过VLAN 20获取IP地址 |
LSW7配置
1 | <LSW7>dis cu |
LSW4配置
1 | sysname LSW4 |
PC5
1 | PC>ipconfig |
PC6
1 | PC>ipconfig |
常见问题排查
- 全局模式地址池未绑定接口
- 检查接口是否执行
dhcp select global。
- 检查接口是否执行
- 中继模式无法获取
IP- 确认中继代理的
dhcp relay server-ip配置正确。 - 检查
DHCP服务器与中继代理之间的路由可达性。
- 确认中继代理的
- 接口模式地址耗尽
- 调整地址池范围:
network <网段> mask <掩码>。
- 调整地址池范围:
总结
| 模式 | 优势 | 劣势 | 推荐场景 |
|---|---|---|---|
| 全局模式 | 支持多子网,参数灵活配置 | 配置复杂,需手动维护地址池 | 中大型多子网环境 |
| 接口模式 | 配置简单,快速部署 | 仅限单一子网,功能受限 | 小型网络或单一子网 |
| 中继模式 | 支持跨子网集中化管理 | 依赖远端服务器,需路由可达 | 分布式网络架构 |
华为配置关键命令:
- 全局模式:
dhcp select global+ip pool - 接口模式:
dhcp select interface - 中继模式:
dhcp select relay+dhcp relay server-ip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DOS/BAT!
评论






